细思极恐!插排、台灯……都可能变成窃听设备手机监听器「细思极恐!插排、台灯……都可能变成窃听设备」
导读:近年来,盗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设备,...
近年来,盗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设备,插排、充电宝,甚至挂件都可能被不法分子改造成窃听设备。这些设备有哪些风险?生产销售这样的物品,如何定罪量刑?经拆解改装
生活用品变成窃听设备
今年5月,上海普陀区潘先生发现,某网购平台上有店铺正在出售一款具有监听、录音功能的插排,而且还可以远程操控。出于监督孩子学习的目的,他以466元的价格购买了这款插排。潘先生购买的插排从外观上看,和普通插排几乎一模一样。可是,根据店家发来的操作视频,潘先生发现,只要安装店家提供的手机软件,这款插排就能瞬间变成具有录音和监听功能的窃听设备。潘先生的同事提醒他,非法使用这种具有窃听功能的器材可能会触犯法律,建议尽快报警。
随后,潘先生便带着购买来的这款插排来到辖区派出所报了案。通过侦查,警方很快将销售插排的涉案人员程某抓获。
据程某供述,几个月前,他网购了一些远程录音设备,凭借自己电子电路方面的知识和焊接技能,将其中具有拾音、录音、控制功能的电路芯片拆解出来,安装到一些普通插排和台灯中的隐蔽位置。最终,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用品摇身一变就成为专业的窃听设备。
经过侦查,警方先后在安徽、广东、江西等地将生产、销售有窃听功能挂件的涉案人员黎某、谢某等人抓获。
2024年8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以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判处黎某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以非法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判处李某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判处销售窃听专业器材的谢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千元。
专家表示,整治盗摄黑灰产业,必须坚持全环节、全链条打击,既要依法惩处盗摄者,也要加大对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设备的打击力度。
专家还表示,很多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销售窃听、窃照设备,所以网络平台同样要加强监管。另外,行政执法机关也要发挥功能。“行政执法机关要发挥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的机制功能,行为被认定为犯罪的,要移送给公安司法机关。情节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要移送给市场监督管理局追究行政责任。”巴音郭楞蒙古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