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微讲堂】身边的智能设备是如何窃密的?手机秘密「【平安微讲堂】身边的智能设备是如何窃密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在这个智能设备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的手机、智能家居、甚至穿戴设备,都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源头。你是否曾经想过,那些为生活带来便利的智能产品,也许正悄悄记录着你的一举一动,甚至将你的个人信息暴露给未知的第三者?
智能手机,不只是通讯工具 ✨
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但你知道吗?一个简单的操作,甚至是一个看似无害的应用程序,都可能让我们的通话记录、位置信息、甚至是私人照片,落入他人之手。
智能手机窃密方式
智能手机窃密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通信泄密:开放的通讯系统可能被窃听,即使手机关机状态下,特殊设备也能遥控打开手机话筒进行窃听 。
2. 定位泄密:智能手机的定位功能可能被滥用,用于追踪个人位置信息,一些进口手机可能在出厂时就被植入了定位芯片 。
3. 间谍软件泄密:在下载安装文件时,手机可能被植入间谍窃密软件,特别是APT攻击的“间谍软件”可以传播病毒和木马 。
4. 云端备份泄密:云端备份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截获,尤其是当传输的是重要敏感资料时 。
5. 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监听:智能手机可能通过收集用户的使用习惯、搜索关键词和语音对话,为个性化推荐系统提供数据,从而不知不觉中侵犯用户隐私 。
典型案例
01
某涉密单位机要员李某在假期紧急情况下通过手机通话汇报了涉密内容,通话内容被截获、监听,造成泄密。分析结果显示,普通手机作为无线通信设备,没有采用符合相关要求的数据保护措施,窃密者利用相应接收处理设备即可远程截获通信内容。
02
某公司员工李某使用个人手机违规拍摄军事设施,存储在手机相册中,后被间谍情报机构通过网络病毒窃取,造成军事秘密泄露,李某因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获刑3年。
03
军事爱好者叶某某发现并拍摄了某新型战机和机场跑道全貌,后将照片上传至网络地图,造成军事秘密泄露,被判处3年,缓刑3年。
这些案例表明,智能手机可能在多个方面存在安全风险,包括通话监听、摄像头滥用、定位泄露、APP非法数据采集、社交媒体不当使用等,用户在使用时应提高安全意识,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手机使用安全保密提示
严格落实通信保密规定,不得在手机通话中谈论国家秘密,或使用手机发送、传递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内部敏感信息。
在经过各类军事设施、军事场所等敏感区域时,收起猎奇之心、炫耀之心,不随意拍摄、上传涉军涉密照片和视频。
不在涉密场所、军事管理区等敏感区域,开启导航定位功能;使用导航软件时,应当注意个人隐私保护,同时不得在互联网地图上发布、标注未公开的涉密地点或军事区域的精确坐标。
不要从来源不明的网页、链接及网盘内下载资料,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下载资料时,应当从正规渠道或平台下载,并经过病毒查杀,防止被植入木马病毒。
✦+
+
往期精选
【平安微讲堂】黑神话爆火!游戏诈骗更要小心!!!
【平安微讲堂】这些快递都有可能涉嫌诈骗!如果收到,立刻丢掉!
【平安微讲堂】警惕“撞库”!
【平安微讲堂】小心!办公软件也会成为泄密的“帮凶”!
【平安微讲堂】警惕网络背后的“隐身人”
平安北科大,与您同在!
24小时校园守护电话:62334999
编辑:张宇
责编:苏宇乐
审核:张江博
巴音郭楞蒙古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